OSPF基础回顾OSPF(Open Shortest Path First,开放最短路径优先)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,无路由循环(全局拓扑),属于IGP。RFC2328,“开放”意味着非私有的,对公众开放的。 OSPF协议使用的组播地址 所有OSPF路由器224.0.0.5;DR BDR-224.0.0.6 OSPF的报文封装 OSPF协议包直接封装于IP,协议号89。 OSPF路由协议的管理距离:110 网络类型 点对点 广播 非广播 非广播又包含了5种运行模式: NBMA(RFC) P2MP(RFC) P2MP nonbroadcast(CISCO) Broadcast(CISCO) P2P(CISCO) 点对点类型 如果二层的协议为PPP、HDLC等,则OSPF网络类型为P2P 如果帧中继子接口类型为P2P的,则OSPF网络类型也为P2P 不选举DR、BDR 使用组播地址224.0.0.5 OSPF能够根据二层封装自动检测到P2P网络类型 广播型多路访问 通常出现在以太网 选举DR、BDR 所有路由器均与DR及BDR建立邻接关系 使用组播地址224 ...
路由部分网络中使用多种IP路由协议需要使用多种IP路由协议的原因-多厂商的路由环境 网络合并(同一协议或是不同协议) 从旧的路由协议过渡到新的路由协议 路由策略的需要(可靠性、冗余性、分流模型等) 路由重分发(多个重分发点,双向重分发) 路由重发布概念路由重分发是指连接到不同路由域(自治系统)的边界路由器在他们之间交换和通告路由选择信息的能力。 从一种协议到另一种协议 同一种协议的多个实例 注意 重分发总是向外的,执行重分发的路由器不会修改其路由表 路由必须要位于路由表中才能被重分发 路由重发布 重发布要考虑的因素 路由回馈 路由信息不兼容(度量值信息不一致) 收敛时间不一致(不同路由协议的收敛速度不同) 如果选择最佳路由 管理距离 度量值 路由回馈 度量值–种子度量值 路由器通告与其接口直接相连的链路时,使用的初始度量值叫做种子度量值(也叫做默认度量值),是根据接口的特征得到的。 种子度量值或默认度量值是在重分发配置期间定义的,并在自治系统内部正常递增,除了OSPF E2路由。 可使用命令default-metric或是redistribute中使用 ...
路由选择原理 路由信息来源 管理距离(AD值) 有类及无类路由查找 最长匹配原则 递归查询 路由信息的来源 直连路由 接口配置IP,该接口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UP 通过接口感知到的直连网络 静态路由 使用静态路由命令手工配置的路由 动态路由 通过动态路由协议学习 常见路由协议:RIP、OSPF、IS-IS、EIGRP、BGP 管理距离(AD值) 有类及无类路由查找 无类路由查找:路由器不会注意目的地址的类别,它会在目的地址和所有己知的路由之间逐位(bit by bit)执行最长匹配 有类路由查找(no ip classless):路由器收到一个数据包时,先查找目的地址所属主类网络,如果路由表中存在该主类网络的路由,则继续找子网,如果没有子网路由则丢弃数据包(即使本地有默认路由,也同样丢弃),如果有则正常转发;而如果本地路由表里没有该目的地址所属主类网络的路由,则看是否有默认路由,如果有,则转发,如果没有,则丢弃。 最长匹配原则 主机地址(主机路径) 子网 一组子网(汇总路由) 主网号 超网(CIDR) 缺省地址 路由表的查找 不同的前缀,在路由表中属于不 ...
简介 访问控制列表ACL(Access Control List)是由一条或多条规则组成的集合。所谓规则,是指描述报文匹配条件的判断语句,这些条件可以是报文的源地址、目的地址、端口号等。 ACL本质上是一种报文过滤器,规则是过滤器的滤芯。设备基于这些规则进行报文匹配,可以过滤出特定的报文,并根据应用ACL的业务模块的处理策略来允许或阻止该报文通过。 为什么要用ACL ACL的两大主要功能 流量控制 匹配感兴趣流量 ACL的类型标准访问控制列表 检查源地址 通常允许或拒绝整个协议套件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检查源地址和目标地址 通常允许或拒绝特定的协议和应用 用于识别标准ACL和扩展ACL的两种方法 编号ACL使用一个数字来识别 命名ACL使用描述性名称或数字来标识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 只能根据源地址做过滤 针对整个协议采取相关动作(允许或禁止)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能根据源、目的地地址、端口号等等进行过滤 能允许或拒绝特定的协议 ACL的标示IPv4 ACL 出站及入站 入方向的ACL操作 出方向的ACL操作 通配符 0 表示严格匹配 1 表示无所谓 通配符缩写19 ...
模型结构 4层:应用层 3层:传输层 2层:网际层 1层:物理层 各层级作用详解 4层: 与OSI模型中的应用层类似,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,如电子邮件、文件传输等 3层:与OSI模型中的传输层类似,负责端到端之间的通信,处理数据包的分段与重组,以及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2层:在TCP/IP模型中相当于OSI模型的网络层,负责IP地址的分配和路由选择,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1层:负责物理硬件设备间的通信,包括数据链路的操作、错误检测和纠正等功能 因特网层 网络层也叫Internet层 负责将分组报文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 网络层作用 为网络中设备提供逻辑地址 负责数据包的寻径和转发 因特网层协议 因特网层的工具 Ping(ICMP)——测试ip与本机的连通性 Traceroute/Tracert ——追踪数据包的每一跳 因特网层ip报文 简称TTL,作用是放置一个数据包在网络中无休无止的进行传输 ARPARP协议具有两种功能 将IPV4地址解析为MAC地址 维护映射的缓存 ARP报文详解 IP与MAC的关联需要ARP配合实现 思科中使用sh ...
简介EIGRP是思科发明的一个私有路由协议,由IGRP发展而来,但是算法做了很大的改动。EIGRP和IGRP,RIP一样是一个采用D-V算法的动态路由协议,在收敛速度,占用网络带宽和系统资源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,且有收敛快,无环路由计算,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网络的优点。 特点 高级距离矢量协议——具有距离矢量性和链路状态协议特征 无类路由协议——可划分子网、可聚合子网路由 支持VLSM与不连续子网 100%无环路——DUAL算法 快速收敛——路由条目用不更新,拥有备份路由 触发更新 低路由更新信息开销 配置简单 支持多种路由协议(IP、IPX、Appletalk、etc. ) EIGRP的前身 IGRP懒得打字了,直接上图 三张表 IP EIGRP Neighbor Table(EIGRP邻居表) IP EIGRP Topology Table(EIGRP技术表) The IP Routing Table(路由表) EIGRP数据包Hello分组以224.0.0.10发送,无需确认hello包 EIGRP依靠分组来发现,验证和重新发现邻居router 以固定时间发送hello包, ...
简介即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,网络地址转换。于1994年被提出。当在专业网内部的一些主机本来已经分配到了本地IP地址(即在本专用网内使用的专用地址),但现在又想和因特网上的主机通信(不需要加密的)的时候,就可以使用NAT技术。 为什么需要NAT 主要为了解决IPv4地址紧缺的问题,通过将一个公网IP地址和多个私网IP相对应,从而解决IP地址不够用的情况,但是这种技术只是起到了缓解的作用,真正的方法还是得使用IPv6来解决。 NAT技术的优缺点优点 节省合法的公有的IP地址 地址重叠时,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法 网络发生变化时,避免重新编址 缺点 无法进行端对端的ip追踪(破坏了端对端通讯的平等性) 很多应用层无法识别(例如FTP协议) NAT的三种类型静态NAT 将内部本地地址与内部全局地址进行一对一的明确转换。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内部网络中有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器,如WEB、MAIL服务器时。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独占宝贵的合法IP地址。即如果某个合法IP地址已经被NAT静态地址转换定义,即使该地址当前没有被使用,也不能用作其他的地址转换。 动态N ...
模型结构 各层级作用详解 7层 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,如文件传输、电子邮件等,是用户直接接触的层级 6层 负责数据的格式化、加密和压缩,确保数据的可读性,以及在不同系统间的互操作性 5层 管理用户会话的建立、维护和结束,确保数据传输的顺序和完整性 4层 负责端到端之间的通信,处理数据包的分段与重组,以及数据包的传输可靠性和正确性 3层 根据数据包的网络地址进行路由选择,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2层 负责将比特流转化为具有意义的数据帧,同时进行物理地址寻址、错误检测和纠正等 1层 负责传输比特流,主要关注硬件设备间如何传输数据 各层级代表协议 7层 HTTP(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)、FTP(File Transfer Protocol)、SMTP(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) 6层 SSL/TLS(Secure Sockets Layer/Transport Layer Security)、JPEG、ASCII 5层 NetBIOS(Network Basic Input/Outp ...
简介1.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,无路由循环(全局拓扑),RFC 2328 2.OSPF采用开放的协议,并非EIGRP一类仅思科可用的专有协议,这意味着OSPF可以在所有支持的路由器上运行 3.管理性距离:110 采用SPF算法计算达到目的地的最短路径 什么是链路(link)?= 路由器的接口 什么叫状态(State)?= 是指接口以及其与邻居路由器之间的关系 基本运行步骤1.建立邻接关系(Establish router adjacencies) 2.必要的时候进行DR的选举(Elect the DR / BDR) 3.发现路由(Discover routes) 4.选择合适的路由器(Select appropriate routes) 5.维护路由信息(Maintain routing information) 网络类型DMA DMA 广播型多路访问 Point-To-Point Point-to-Point 点对点 NBMA NBMA 非广播型多路访问 报文类型 Hello 建立和维护OSPF邻居关系 DBD 链路状态数据库描述信息(描述L ...
简介RIP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(IGP),是一种动态路由选择协议,用于自治系统(AS)内的路由信息传递。 RIP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(Distance Vector Algorithms),使用“跳数”(metric)来衡量到达目的地址的路由距离。 RIP通过UDP报文进行路由进行路由信息交换,使用的端口为520. RIP包括v1和v2两个版本 RIP的版本比较**RIP V1 **有类路由协议不支持VLSM广播更新255.255.255.255 **RIP V2 **无类路由协议支持VLSM组播更新224.0.0.9 基础运行步骤(四个定时器) 开启RIP进程,宣告接口,开始接收报文,发送UDP报文 根据收到的RIP报文构建自己的路由表 每隔30S发送更新报文来更新维护路由表“更新定时器” 路由器为自己的每条路由表项启动180S的“老化定时器”。180s内如果收到了更新报文,则重置定时器 如果上面180S到期,则启动120S的“垃圾收集定时器”,同时将该路由表项度量值置为16 120S过后,路由器仍未收到相应路由表项的更新,则路由器删除该表项 当RIP设备收到对端cost为16的路由更 ...